我们给孩子再好的教育,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承受一些摔打,去经受一些历练,感受一下生活的艰辛和成人世界的“不容易”。
最近,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年级的12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“吃苦课”:他们在寒风中徒步7小时,在仓库里癫痫能治疗吗打地铺睡觉,洗澡只能用冷水。该校这个特色实践活动始于1990年,到今年已坚持了二十多年。
目前,一些学校大多是让学生在反复考练中度过学生时代,甚至为了安全,体育课不上了,正常的春游、秋游等教学活动以及校外实践活动也被取消了。
没完没了的应试培养出来的是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“不食人间烟火”、只会答题的学生。在这种教育理念下,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争第一、考高分、获取大学的敲门砖,却往往缺少与周围人的亲切交流,不能更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,更不能融入时代的潮流、面对未来癫痫病能治愈吗的漫长人生。很多学生一毕业就失业,一出校门就四处碰壁,一步入社会就可能被几个小浪掀翻人生的小船。
当下不少家庭的教育,也总想着把最舒适的环境、最好的条件、最充裕的物质提供给孩子,这看似是一种爱,实际上是以爱的名义在害孩子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条件越优越,环境越舒适,提供的物质越充裕,他们有可能越经不起风雨,越容易产生脆弱心理,乃至缺乏感恩意识,不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,没有了青少年所应有的斗志和创造力。当然,他们也就越可能见不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人生并不是一马平川,也不是事事称心、一帆风顺的,行进途中总会事与愿违,总会遭遇泥泞坎坷。我们给孩子再好的教育,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承受一些摔打,去经受一些历练,感受一下生活的艰辛和成人世界的“不容易”。在这样的过程中,让他们学会一些技能,明白一些生存之道,让他们得到一种真实的成长,这才是对孩子未来最好的准备。
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,这不是我们的追求,也应该是孩子的追求。“不吃苦,不成人”,这是社会的生存法则,也是成长成才的内在必然。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,这也是被实践验证、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,庭院中养不出千里马,路太直看不到绝妙风景,人生不经历磨难、逆境、失败和挫折,便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。人的经历是财富,是资源。纵观历史,从古至今,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从吃苦中走来的。一个人没有吃过苦头,没有必要的历练,很难挑重担,也很难有大的作为。
基于这些,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能给学生们上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“吃苦课”,让学生们在“吃苦课”中体验艰苦、体验人生、体验保定哪家癫痫病医院靠谱社会,极具教育和时代意义。
更难得的是,学校坚持二十多年,这不是跟风,而是学校站在为国家、为民族培养全人的高度,站在为学生、为学生家庭负责任的角度,在践行着教育的本真,在坚守着教育人应有的良知和使命,这实属不易,也的确需要一种大智慧和大勇气。
20多年前,教育专家孙云晓的《夏令营中的较量》通过很多细节展现了中日学生的差异,立即触到了社会的痛点,产生了巨大反响。其实,我们经常看到国外孩子在街头送报,在餐馆里面洗碗端菜,在严寒酷暑中送牛奶,这都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、勇敢刚毅、坚韧不拔的品质。
面对当下应试教育仍然猖獗、孩子身体素质有所下降、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不尽如人意的现状,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多开设一些“吃苦课”,让“吃苦课&rdquo锦州癫痫病公立医院;走进校园、走进孩子生活,这样孩子的未来就会多一些幸福,教育则会增添一些阳刚之气。(汤勇)